根据《铁路安全管理条例》规定,开行时速120公里以上列车的铁路实行全封闭管理,而全路数万公里时速120公里以下线路(普铁、地方铁路、厂矿专线、平交道口等)并未实施强制封闭管理。
相比封闭管理的线路,未封闭管理的线路极易发生铁路交通事故,主要原因包括:
1) 行人、牲畜非法横穿铁道;
2) 无计划擅自施工、超范围施工;
3) 天窗点外违规上线作业;
4) 施工人员和机具侵入限界;
5) 现场作业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等;
“早发现,早处置”是确保列车行车安全的原则,但夜间行驶会增加许多隐患,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:
视野不足:大灯可观察的照射距离只有100多米,相比列车刹车制动距离超过200米的要求明显不足
雾霾影响:秋冬季节早晚易起雾霾,进一步缩短了司机的瞭望距离。
炫光干扰:会车时对向来车强光干扰司机视野,无法看清前方路况。
恶劣气候:雨、雪、雾等恶劣环境下,人眼视觉和车灯很难穿透。
早1米发现,多1分安全
CRS-NV列车夜间安全行驶辅助视觉系统集夜视辅助与数据记录为一体,结合路网实际,专为提升火车夜间行车安全而设计。系统基于被动热感应与成像技术开发,弥补人工瞭望距离近、视场窄、易炫光等不足,大幅延伸瞭望距离,为司机处置突发路况赢取充足的制动距离。
此外,系统也极大降低瞭望工作强度和视力疲劳,让司机在夜间保持充沛精力,提高应急响应处置速度,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水平。
3倍视野提升,获取充足制动距离
系统帮助司机发现500米外横穿铁道的行人,是火车大灯视野的3倍,满足列车200~300米紧急制动距离要求,避免事故发生。
不依赖灯光,不受炫光干扰
系统被动接收物体辐射能量,即使全黑环境也能清晰成像;所感应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外,对面来车大灯再刺眼,也丝毫不干扰系统成像。
恶劣气候正常工作
系统响应8μm~14μm波段,对PM2.5(2.5μm)和PM10.0(10.0μm)的雾霾有极优异的衍射穿透能力;而可见光的390nm~790nm波段不能透雾霾。
CRS-NV系统由视觉、显示、存储和电源四大模块组成,方便系统快速部署和维护。
CRS-NV各模块经过严格上路测试和优化,确保在震动、污染、频繁启停等恶劣工况下长时间稳定运行。
CRS-NV系统以人机工程学为设计指导,上路测试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,最大限度适应司机现有驾驶行为模式,不影响其他设备使用,降低学习成本,提高便利性。
视觉模块
采用最先进的热感应与成像探测器,可轻松发现500米外的人和1000米外的轿车。
自适应AGC图像优化算法,在各种场景下均能清晰成像。
针对内燃机震动和行驶震动特性优化设计的减震技术,在确保视觉模块长寿命可靠运行之余,画面也更稳定,降低司机眼睛疲劳度。
壁厚5mm铸铝围护结构,表层经防腐处理,提供高达IP66的防护等级,在雨、雪、风沙等恶劣气候下依然正常工作。
高速成像处理技术,最高可满足80km/h行驶状态提供流畅视频,不拖影,无延迟。
显示模块
适合驾驶室的工业级显示器,成像清晰锐利,可视角更大,反光更小。
一体化嵌入设计,在列车急停、变轨时均能稳定工作。
存储模块
提供7×24h辅助视觉存储容量,可对行车事故原因进行追溯分析。
专业车载存储模块,强化硬盘减震托架设计,保证数据安全。
电源模块
专用车载电源,对车头电压不稳,谐波过大等不利干扰有极佳适应性。
行驶模式适应匹配设计,防止列车频繁启停产生的冲击电压损害系统其它模块。
CRS-NV系统性能
辅助视野 |
可识别500米外行人,1000米外汽车 |
抗强光干扰 |
完全抑制 |
成像机制 |
完全被动成像,无主动辐射源 |
探测器像素 |
640×480像素,NETD 50mk@F1.0 |
响应波长 |
8~14μm |
空间分辨率 |
0.16mrad |
视觉结构 |
铸铝维围护结构,IP66防护等级,表面防腐处理 |
辅助显示 |
嵌入式一体化工业显示器 |
数据存储 |
7×24h |
避震优化 |
支持 |
供电电源 |
列车110VAC电源 |
电源模式 |
行驶模式适应匹配 |
工作温度 |
-25℃~50℃ |
存储温度 |
-40℃~70℃ |